城市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成都市政道路维修,其不仅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因此,做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十分重要。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面对挑战与机遇,城市综合管廊应如何应对,如何维护好城市地下管廊这些城市“里子”?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认真总结推广试点城市经验,逐步推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管线敷设,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必须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地铁建设、河道治理、道路整治、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制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标准和技术导则。凡建有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各类管线必须全部入廊,管廊以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和运营地下综合管廊。各城市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远景,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在年度建设计划中优先安排,并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完善管理制度,确保管廊正常运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36个大中城市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探索投融资、建设维护、定价收费、运营管理等模式,提高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水平。通过试点示范效应,带动具备条件的城市结合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新(改、扩)建,在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建设综合管廊。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
加大政府投入。中央财政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引导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通过现有渠道统筹安排资金予以支持。
完善融资支持。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鼓励相关金融机构积极加大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标准规范
现行标准规范
1.GB/T 51274—2017《城镇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2.GB 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
4.《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5.《城市综合管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
6.《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
……
修订中的标准规范
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
三、成本费用
费用分类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费包括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
入廊费
入廊费主要用于弥补管廊建设成本,由入廊管线单位向管廊建设运营单位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
某种管线的入廊费用(元/米·周期)=管线在不进入管廊的情况下单独敷设的成本(元)×管廊特许经营周期内某种管线需要单独敷设的次数(次)/(1-税率)。
运营维护费
运营维护费主要用于弥补管廊日常维护、管理支出,由入廊管线单位按确定的计费周期向管廊运营单位逐期支付。
某种管线的管廊日常维护费用(元/米·年)=[管廊的运营成本(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单位的正常管理支出(元)]/管廊的总长度(米)×某种管线空间占比(%)×某管线对管廊附属设施的使用强度是系数×(1+利润率)/(1-税率)。
四、计算方式
直埋成本法
直埋成本法是指按直埋方式敷设管线的直接成本加上道路占用赔补费和挖掘修复费用等间接成本从而形成的管线一次性摊销成本,作为管线入廊费用标准。直埋成本法可以很明确测算出当前管廊不入廊状态下的直埋成本,以此作为测算综合管廊入廊费的依据。
空间比例法
空间比例法是将纳入管廊的管线在管廊中所占的空间比例计算出来,公共空间也按管线的空间比例进行分摊,两者相加,即为管线在成本分摊中所占的比例。
五、施工要点
规划设计
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应结合城市地下管线现状,在专项规划及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础上,确定综合管廊的布局,其中天然气管道应在独立舱室内敷设,热力管道不应与电力电缆同舱敷设。同时,应在每个舱室设置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吊装口、进风口、排风口、管线分支口等。
开挖方法
1、明挖现浇法适用于城市新建区的管网建设;
2、明挖预制拼装法适用于具有较大规模的预制厂,大吨位的运输及起吊设备的情况;
3、适用于浅埋暗挖法于已建区的改造;
4、顶管法适用于软土或富水软土层,中型管道施工;
5、盾造法适用于松软含水层,修建埋深较大的长隧道。
六、运营管理
1、建立城市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系统,应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设计,天然气探测报警系统设计,线性光纤感温火灾监测及报警系统设计,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消防电话系统设计等。
2、制订一系列综合管廊维护管理的制度,包括综合管廊的日常维护、值班、安全检查、档案资料、安全等管理制度,同时应将综合管廊维护管理的内容、流程、措施等进行了深入和细化。
3、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对运营质量实行全过程控制,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反馈机制、持续改进机制。
4、做好日常维护,在各子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维修,同时应定期(每季或每月)对整个系统的运行出现的问题进行维修及保养。
5、定期进行管廊的全面巡检,一般须保证每周至少1次,根据季节变化,地下构筑物工程的特点,施工情况等,可酌情增加巡查次数,同时应装设牢固围栏和警示标志,必要时须设专人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