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大圆曲线与小圆曲线之间,由较大圆曲线向较小圆曲线过渡的线形,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四川市政道路围挡,它的主要特征是曲率均匀变化。《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除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外,其他各级公路,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设缓和曲线。本节主要讨论缓和曲线的作用、性质、参数、长度和设计方法。

  1和曲线的作用与性

  (1)缓和曲线的作用

  A.便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

  汽车从直线进入圆曲线,或从大半径圆曲线驶入小半径圆曲线时,插入缓和曲线,可使汽车前轮转向角逐渐从0°至a转向,从而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保证安全行驶。

  B.满足乘客乘车的舒适与稳定,减小离心力变化

  离心力的大小与汽车行驶的曲率半径大小成反比.在直线段中,离心力为零。在圆曲线上,离心力最大。当插人缓和曲线时,因为缓和曲线的曲率是逐渐变化的,可以消除离心力的突变,从而保证乘客乘车舒适与稳定。

  C.满足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

  当圆曲线上有超高与加宽时,由直线段上无超高及加宽过渡到主圆曲线的全超高及全加宽时,必须有一个缓和段.而设置了缓和曲线.可以通过缓和曲线完成超高及加宽的逐渐过渡。

  式(1-2-11)为汽车转弯时的理论轨迹方程,从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是该曲线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与该点至曲线起点距离成反比,它符合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轨迹;二是参数A对某一曲线来说,是一个常救,但就整个公路线形而言,其实质为一个放大倍数,它适应于不同的情况,因此,需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作为缓和曲线。

  2回旋线基本方程

  从回旋线的数学定义可知,其曲率半径ρ随曲线上某一点至该曲线起点之距离成反比(即回旋线为曲率半径ρ随曲线长度增长而减小的曲线)。即

  式中:C——曲率与曲线长度的比例常数;

  其余符号同前。

  3和曲线最小

  汽车在缓和曲线上行驶时,要有足够的缓和曲线长度,以保证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所需的时间、限制离心加速度的增长率及满足设置超高与加宽过渡等的要求。

  (1)根据离心加速度变化率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为了保证乘客乘车的舒适性,就需控制离心力的变化率。

  as——离心加速度平均增长率,m/s3;

  Δa——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m/s3;

  t——汽车在缓和曲线上行驶的时间,s,一般取用t=3s。

  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时,我国公路设计中采用as ≤0.6,则

  (2)依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所需时间求缓和曲线长度

  试验表明,驾驶员在缓和曲线上操纵方向盘的最合适时间为t=3~5s,我国采用t=3s,所以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

  式中:v——计算行车速度,km/h。

  上式表明.最短的缓和曲线与半径的大小无关,即使平曲线半径较大,当汽车高速行驶时,也应有个转变过程,因而式(1-2-15)是高等级公路设置缓和曲线的校核式。

  (3)根据超高附加纵坡不宜过陡来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超高附加纵坡(即超高渐变率)是指在缓和曲线上设置超高缓和段后,因路基外侧由双向横坡逐渐变成单向超高横坡,所产生的附加纵坡。当附加纵坡过小时,不利于排水;当附加纵坡过大时,路容不美观。

  为使缓和曲线有适中的超高渐变率,就需确定其有合适长度。由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公式知

  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度,m;

  lh——缓和曲线长度,m;

  hc——路基外侧全超高断面处的全超高值,m;

  ρ——超高渐变李(或称附加纵坡)。

  4,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计算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度,m;

  lh——缓和曲线长度,m;

  hc——路基外侧全超高断面处的全超高值,m;

  ρ——超高渐变李(或称附加纵坡)。

  4,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计算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4直角坐及要素

   (1)回旋线切线角

  A.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切线角βx

  缓和曲线的切线角,是指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与该缓和曲线起点的切线所成夹角。如图1-2-4所示,设缓和曲线所在直角坐标系XOY,o为原点.在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P处取一微分弧段ds,则

  (2)缓和曲线直角坐标

  在图1-2-4中,任意一点P处取一微分弧段d s,其所对应的中心角为dβx,则

  (3)缓和曲线常数

  为了能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插入缓和曲线,必须将原有圆曲线向内移动一定的距离P。圆曲线向内移动有两种方法:—种是圆心不变,使圆曲线半径减小.从而使因曲线向内移动;另一种是半径不变,而圆心沿分角线方向内移,使圆曲线向内移动。由于后者是不平行移动,圆曲线上的各点的内移值不相等,测设工作麻烦,因此采用第一种方法。

  采用圆心不动的平行移动方法,可以看成是平曲线在未设置缓和曲线时的圆曲线半径为R+p,而该平曲线要插入缓和曲线,向内移动距离P后,圆曲线半径正好减小一个P值,即为R,如图1-2-5所示。

  A.主曲线的内移值P及切线增长值q

  由图1-2-5可知

  ZH——第一段缓和曲线的起点(直缓点)

  HY——第一段缓和曲线的终点(缓圆点)

  QZ——平曲线的中点(曲中点);

  YH——第二段缓和曲线的终点(圆缓点)

  HZ——第二段缓和曲线的起点(缓直点);

  例1-2-4  某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其平曲线半径及R=260m,交点JD校号

  K16+721.26,偏角为a=29°23′24″,试计算该曲线上设置缓和曲线后的五个基本桩号。

  解:

  1.确定缓和曲线长度

  由题意可知,该公路为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其设计车速v=80km/h,则

  6.实地敷设步骤:

  1)在JD处沿两切线方向分别量取103.37m得平曲线起点(ZH)终点(HZ)的位置;

  2)在JD沿分角线方向量取39.30m得平曲线中点(QZ)位置;

  3)分别以HZ(或ZH)为坐标原点,沿切线方向分别以Xh和Yh用切线支距法定出YH(或HY)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