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西北部地区一直都是风雪较多的地区,因此在这一地区内的公路设计所受到的雪害也较为严重,道路勘测设计教材,目前我国在相关的公路设计中对雪害的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谈论公路设计中的学雪害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路设计中的防雪原则

  首先,在公路设计中针对雪害的防治,要明确以预防为主的治理政策,在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未雨绸缪,在前期工作中就做好对雪害的预防工作,不能等到出现问题以后再去补救。同时也要做好工程治理上的辅助工作,将雪灾治理上所需的除雪机械和其他设备配齐,以实现雪害来临后的及时治理。

  第二,对于公路设计上的雪害预防应该充分考虑路线方案的选择,不同的路线所受到的雪害程度也不同,应该尽可能的将路线选择在一些积雪较少和较薄的地方。从而在源头上减少雪害对公路的影响,同时需要在这基础上对某些局部收到雪害的地点设置一定的防雪工程,才能达到最好的预防效果。

  第三,公路设计中对雪害防治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山区特点,目前在西北山区比较有成效的就是对土石的组合工程,这些工程在雪害产生后可以减少养路工人的除雪劳动,从而减少雪害的严重性。同时设防工程要尽可能的做到就地取材,减少资源的消耗,力求经济实用而且便于维修的构造物。因此,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工程的成本和适用也是公路设计中对雪害防治的一个重要的原则。

  二、公路设计中的路线选定

  (一)方案选择和路线调查

  路线调查工作的时期最好安排在积雪后、融雪前这段时间内进行,以便能深入雪境,观察积雪厚度和分布规律以及风吹雪、雪崩等特征,从而可将路线设在较为合适位置上。在融雪后再对重点地段进行补充调查,以验证已订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第一手资料,确定经济、合理的方案。

  (二)要充分做到利用有利地形:

  1.阳坡比阴坡好

  首先在阴坡由于日照的时间较短,积雪一般不容易融化,堆积较多,因此所需的养护工作量也就相对较大;而在阳坡,由于日照的时间较长,积雪融合的时间比较快,土壤也相对比较干燥,因此应该在阳坡设线。但是这种情况并不绝对,在一些密林的阴坡,虽然积雪堆积较多,但是由于林区比较封闭,风势较少,风吹雪所形成的雪害情况反而不那么严重。

  2.微地形的利用

  在微地形的利用上,要注重选择一些地形较好的地段进行设计。对于谷地而言,开阔地段比狭窄的地段要好,而谷地内地地形起伏变化较小的比起伏变化大的要好;对于山地而言,则是山脊线要比山腰线要好。

  (三)注意路线布设

  在公路路线的布设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1.尽量避免公路的回头弯处和风吹雪地段,因为这些往往是雪害最为严重的地段,实在避免不了的,就尽可能的布设在这些地段的边缘,同时也不要把路线几次经过这些地段,以减少雪害的危险;2.在一些垭口拉沟处,尽量将路线设计为于主风向平行并且为一条直线,以减少积雪的堆积,在一些高山垭口处可以考虑采用隧道;3.尽量选择山坡的迎风坡,因为这些地段的雪害要小于被风坡,同时更要避免在被风坡的盘绕。

  三、公路设计中的防雪工程

  (一)积雪的稳固

  用层层设防的办法来稳定山坡坡面的积雪,以防止其活动或崩塌,在雪原区采用这种方法更为有效,常用的有:1.水平台阶(或叫水平梯田):是将山坡修成多道的水平梯田以避免雪面下滑。2.稳定栅栏:沿山坡设置多道栅栏,这种栅栏有木柱,中间钉木板或铅丝网。

  (二)雪崩的减缓

  这类工程是设置在雪崩运动区段和堆积区的上部,主要目的是分割雪崩,使雪块互撞,以减缓雪崩速度,减短雪崩的抛出路程,并起着阻拦、滞留部分雪体的作用,常用的有:1.永久性的有浆砌块片石,半永久性的有铅丝石笼,临时性的有三角形木柱和人字形木架,用以上材料做成楔体。2.用当地土壤修成丘状土体,土体高度应大于雪崩最大锋面高度,此种土一般设在宽而横坡较缓的雪崩槽中。

  (三)积雪的引导和阻挡

  积雪的引导工程是设在沟槽的一侧或中央,目的是将雪引导到预定场所堆积起来,使雪崩体不致直接冲到公路上影响通车,一般有两种:1.用浆砌块片石或铅丝石笼修筑的堤坝,将雪引导至较宽敞的场地堆积起来。2.在沟槽中央或堆积扇中央,形成人字形封闭式的导雪堤,用它作为保护永久性建筑物(如高压电杆)或作防雪栅洞的辅助工程,起着分散积雪下滑的作用,以减短或保护遮挡工程。

  遮挡工程用于大而陡且雪崩频繁的沟槽中,它设置在道路上面,是雪崩滑体从它顶部通过。为采用其它防雪工程有困难或少有成效的个别地段使用,属于这类工程有栅洞或明洞,它是用木材、石料或钢筋混凝土做成的。在防止风吹雪方面有导风板,防雪走廊、导风栅栏和土石方工程, (包括提高路基、放缓边坡、加大半径、挖储雪场、防雪堤等)。

  此外,在具体的防雪措施上,还包括利用某些机械和专门的植物进行防雪,尤其是利用植物进行防雪,虽然不会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从长远的发展上来看,不但经济环保,同时也会取得较为显著的防雪效果。

  我国每年都要在雪害的治理上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雪害所产生的交通中断也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不良后果。只有从源头上做好对雪害的防治工作,才能真正在雪害治理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公路景观的设计的发展、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的要求等巧几方面进行对公路景观设计进行多面的介绍。并以国内先进公路景观设计技巧为例子,强调了公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理念。

  关键词:公路景观 现状 公路景观设计的技巧

  在世界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旅游公路作为连接城市及景区间的通道,它的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其蓬勃建设对景区观光旅游的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同时,由于公路的走向不仅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要,而且要求一定的线形标准,以保证车辆安全高速行驶的技术要求,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高填深挖路段,这样对道路景观建设往往只提出大的绿化框架,多在道路景观建设中采取人工建植植被的技术,即播撒草种、移植树木等方法,难以构建自然生态植物群落,类似的景观建设技术往往投入很大,效果并不理想,既不科学也不经济。造成这种状况正是对公路景观建设没有进行总体的、科学的规划,没有采取完善的景观建设技术,所以通过研究制定旅游风景区的道路景观建设技术,指导道路景观设计和建设,成了公路建设中出现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国外的公路建设历史长,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道路景观美学的技术研究,尤其对位于风景区和具有人文特色区域的道路,技术经验丰富,有着成熟的道路建设技术体系,其中对于道路景观建设技术以保护和修复自然植被为主要技术指标要求,综合考虑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处关系,运用自然的、恢复的绿化来缓解道路与环境的交集,弥补公路对生物自身生活环境的破坏,其经验主要是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公路使用者和公路沿线居民的视觉美感度、注重景区公路景观规划设计中文化价值的体现和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注重环境以及区域生态敏感动物的保护、为用路者创造欣赏自然风景和娱乐休憩的条件。概括来讲,就是“注重公路与自然和谐”,让公路与自然协调共生技术。

  在德国,景观建设技术与公路的总体建设有机地协调,使其周围原有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程度。从道路规划、道路设计、自然系统和人文景观现状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采取回避、减缓、补偿的景观保护技术。然后是景观建设规划,确定了景观建设技术所开展的具体工作,从景观、动物、植物、水等自然系统的角度分析,针对公路建设中的各种情况采取相应的景观建设技术。只要碰到敏感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必须保证各方面的利益,权衡考虑自然和景观问题。如遇到成片林地无法避让时,建设中将考虑湿地补偿的技术原则,以求做到公路建设中占多少林地,补偿多少林地的措施。当公路建设中的废弃土方运到指定地方堆放后,马上进行土地整治,紧接着就进行景观恢复工程。

  在美国,旅游公路景观建设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与自然和谐共存。对公路美学综合计划、公路不同区域绿化栽植标准、自然景观保护、景观美化与公路设施的协调以及植物种类的选择、配置、栽培和养护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美国黄石公园景区道路就是成功典范之一,黄石公园在长期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始终遵循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的原则,提倡在设计上最大限度地保护,实施中最小限度地破坏,且最大限度地恢复自然环境。全过程贯彻落实环境友好的建设技术理念,真正实现了对自然资源最大程度的保护。同时,注重路内景观的整理和营造,强调线形的流畅、标线的清晰、构筑物的隐蔽和自然等,努力为游客提供了最优质的公路环境景观。

  在众多道路景观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旅游公路的景观建设也有新的突破,已经建成通车的川九路、思小线就是其中的代表。

  川主寺至九寨沟公路是一条位于高海拔地区的旅游公路,公路两侧植被覆盖度较高,自然景观优美,但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将很难恢复原状。为了落实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 “安全、舒适、环保、示范”的方针,在川九路进行景区软、硬件建设过程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通往景区的旅游公路进行生态景观建设技术上:景观建设技术上坚持“露、透、封、诱” 相结合的原则。近景好的让其“露”出来;远景好的让其“透”出来,不种植高大乔木遮挡视线;景色不好的通过绿化“封”;景色不好又无法“封”的则设法“诱”开视线;采用常规和创新的景观生态恢复技术,使路基平台、取弃土场,拌合场,施工营地和边坡均得到绿化,为国内旅游区公路建设和生态脆弱区项目建设生态保护提供了景观建设技术的模板,走出了一条高标化建设生态旅游公路的新路子。

  思小高速公路在整体设计上引入了“宁桥勿填、宁隧勿挖”的理念,使桥梁和隧道服从和配合线路,尽量减少了开挖,保护了周边环境。景观建设技术中坚持“保护自然、回归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思路,在人文景观技术中,把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符号融入到工程中,以展现当地的文化底蕴;在景观恢复技术中,充分利用边坡生物恢复课题研究成果,从140多种本地植物中筛选出49种植物作为思小高速公路的景观植物,保证了物种的本土化和多样化;景观建设技术中加大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采用人工挖孔,保护了桥下林木景观面积达10万平方米。

  我国旅游公路景观建设技术,通过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公路景观理念及景观建设成功经验,“保护、恢复、自然”是目前常用的公路景观建设方法。其中“保护和恢复”侧重对环境的尊重,并且应努力贯彻“先保护、再恢复”的工程建设理念,“自然”则侧重景观设计的技术手段。但是普遍缺少根据旅游公路自身特点对其所在区域进行针对性研究, 大量存在着丧失地域个性和就道路景观论道路景观的现象,以至于依据此规划景观建设技术的旅游公路, 没有形成与所在景区相呼应的独特景观, 也给一些地区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 且对地方人文景观造成了冲击, 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 寻求解决旅游公路的自身景观、两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协调的景观建设技术显得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