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马恩海峡位于欧洲波罗的海西南部,在德国费马恩岛和丹麦洛兰岛之间,长18公里,最深处40米。西接基尔湾,东连梅克伦堡湾。道路与桥梁工程,沿岸有费马恩岛的普特加登和洛兰岛的勒德比港。之前一直采用火车轮渡的方式进行交通运输。

  2007年6月29日,丹麦与德国合作修建跨波罗的海(Baltic Sea)的费马恩大桥(Fehmarn Belt Bridge)。该项目总投资高达68亿欧元,总长约19公里,原计划于2011年开始,预计在2018年结束。不过,当地有部分民众反对此项目的立项,除了担心大桥建成后会削弱原来繁忙的航运业,引发就业危机,环保人士还担心野生动物和周围的环境也将受到影响。

  经过长时间的比较和研究,并经业主确认后,设计单位决定采用修建沉管隧道的方法来连接费马恩海峡。费马恩海峡隧道连接德国的费马恩岛和丹麦的洛兰岛,将成为欧洲大陆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新通道。从造价和工程时间上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案并没有很大的差距。据估算,斜拉桥方案的造价为68亿,隧道方案为67亿;斜拉桥方案的建设时间为6年,隧道方案为6年半。

  但是沉管式隧道方案取代斜拉桥方案,却成为跨越丹麦与德国之间费马恩海峡跨海工程的更优选择。这是基于比较之后,隧道所体现出来的优势和斜拉桥所不容忽视的风险:

  1.采用斜拉桥方案,需要在亚洲生产桥梁钢铁构件,并运送至指定地点,这无疑增加了长途运输的成本和风险。而隧道方案仅需制造120公里的混凝土隧道构件,也减少了航行中的风险;

  2.在施工过程中,隧道方案的技术风险更小;

  3.隧道方案能够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