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交叉设计细则解读与运用
按结构物形式分为三类
(1)上跨式,指用跨线桥从相交道路上方跨过的方式;
(2)下穿式,用地道(或隧道)从相交道路下方穿过的方式;
(3)半上跨半下穿式,下层下穿,上层上跨,中层与原街道齐平。
按交通功能分为两类
(1)分离式,仅设跨线构造物一座,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上、下道路无匝道连接的方式;适用于直行交通为主且附近有可供转弯车辆使用的道路。
(2)互通式,不仅设跨线构造物,而且上、下道路有匝道连接,以供上、下道路互通。
按交叉道路之间联系方式分为
(1)单纯式立体交叉。交叉道路之间无任何联系道路的交叉;
(2)简易式立体交叉。干道上主交通流方法实现立体交叉,次要交通流方向仍采用平面交叉的形式;
(3)互通式立体交叉。所有左转弯交通与其他交通无任何冲突;
(4)分流式立体交叉。是左转和直行的自行车流不与机动车互相干扰和冲突的三层交叉。
立体交叉路口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1)跨线构造物,指设于地面以上的跨线桥以及设于地面以下的地道;
(2)正线,指相交道路的直行车道,主要包括主线和相交线;
(3)匝道,是指供上、下相交道路转弯车辆行驶的连接道;
(4)出口与入口,由主线驶出进入匝道的道口为出口,由匝道驶入主线的道口为入口;
(5)变速车道,为适应车辆转弯变速的需要,在主线右侧的出入口附近设置的附加车道,出口端为减速车道,入口端为加速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