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思想受各自不同的学识与经历所限,对待一些现象的认知和观察也有所不同。往往传递给别人的只是自己观察的那个侧面。所以,才会有多种审美产生。在此列举几种审美现象。

  桥梁审美面面观

  一、常态之美。专业与大众的视角在客观上存在差别,如何看待其间差别?我们许多评选出来的所谓最美桥梁都是在特定时间、特定情况下拍的照片,甚至是虚拟处理的,与现实景象往往有差距,这不能不引起设计者的重视。当人们慕名前往,看到的桥往往没有宣传图片美,除去造假的摄影作品不提,现实与艺术本身就有距离。另外,某些景致只在特定的视角和时间中才可能出现,并不具备大众普适性。所以,当专业与大众的视角客观上存在差别时,我们的设计是要给大众一座好桥,还是要给专家一座好桥,两者怎样统一?如何取舍?

  二、体量之美。大体量的视觉冲击很强,许多看着很美的超大建筑作品,往往不是其本身具备美感的元素或协调的比例造型,更多的原因是它巨大的体量所产生的视觉震撼效果,左右或干扰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并因敬佩的好感而产生了美的意念。这种情况在女人对男人的感觉上最为明显,所以高大魁梧的男人容易引起女人好感。因为大体量的视觉冲击很强,所以大型桥梁更容易“美”,而且无须刻意进行雕琢。相反,一般桥梁要引人注目往往就需出现许多“小动作”,稍有不慎就显露出“丑人多作怪”的痕迹。近年来诞生了一些怪模怪样的、不符合力学常识的桥梁或建筑,而且多数还是借大师级人物之手推出的,因为它伴生着明显的结构弱点,一般人不可能拿出这种方案,也只有重量级人物才顶得住非议,希望这种扭曲的现象尽快在中国消失。

  三、纯粹之美。有些桥有强烈的艺术美感,是纯粹的美,而有些桥是纯粹的不美。笔者以为,像布鲁克林桥那样零乱的拉索体系算不上美,因为它不纯粹,因而丧失了规律性所具有的节奏感,自然视觉感受的愉悦性就差,尤其是双索面或多索面时的空间视觉更加混乱。竖琴索面是视觉效果最好的斜拉桥形式。

  四、简单之美。简单可以被认为是单调乏味,也可以被人解读为简洁明快或简约庄重,用简约又显得更有文化气息,更有“品位”,世间之事就是这样的多变和无可奈何。对于单调与简约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事情的两种说法,是典型的审美观倾向问题,不关美学艺术问题。

  五、焦点之美。人会自然地将目光聚集在焦点上,对此应重点刻画,增加生动感。人们对于桥梁的视觉关注点,本能地聚焦在桥梁的上部、顶端或形体构图所引导的去处,也会本能地与人自身的审美倾向进行比较,符合自身观念的即产生愉悦的心情感受,即审美好感。

  另外,还有强势之美。就像中法厨师比赛做中国菜,结果法国胜了。评委打分倾向造就了强势之美。

  自我之美。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亲近之美。子不嫌母丑。

  存在之美。长期存在本身就是关注的焦点、是美的表现,如中国赵州桥、美国布鲁克林桥。前面提到布鲁克林桥谈不上是一座美桥,该桥是因具有桥梁技术发展标志性含义而出众的,可以算是名人之美。

  潮流之美。谁都会去夸赞或表现潮流之美,不然就会被定义为“落伍”而遭边缘化,并因此丧失存在感。

  美学设计的重点要素

  美的面貌凡此种种,迥异不同,那么在设计桥梁时每个设计人员的感受和理念也会不同,但需注意的问题应该是相同的。

  心法与技法

  登泰山而小天下,足见自然对人类智慧与情怀的影响是非常巨大而又悄无声息的。现代文明正急速地改变着“原装的自然”,而“换妆的自然”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这也是近些年人们对某些知名建筑产生反感的原因,因为它的确刺痛着我们民族的心。如今有些桥梁外观设计过分强调曲线圆润的柔美,阳刚之气明显不足,可能是受阴柔文化影响的体现,最典型的现象就是男性化妆师没有几个不娘的。桥梁原本应以“简洁、苍劲、刚毅、雄浑”的力学之美传递给人们坚强不屈的品格,力量赋予桥梁的安全感也应是桥梁审美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工程建设对人文情怀的影响很大,必须给出合适的引导,既要注重技法更要注重心法。心法是启发观者的意识导向,即“文以载道”的“道”;技法是艺术表现手法。如果“道”没有把握好,就会偏离目标;而技法不行则无法“载道”。我们经常会听到年轻人谈论外国大片拍得如何精彩,主要是对其电影艺术表现技法的评价,其思想内容无形之中伴随观者的好感而注入大脑,这是心理现象中的“信其所喜”的人性弱点,可见技法非常重要。影响他人者的自身意识会日益强化,被他人影响者的原有意识会逐渐消失。所以,不管是桥梁美学还是桥梁技术都应强调自重自主,明石海峡大桥在流线型主梁已经被证实更利于抗风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钢桁主梁,难道仅仅是技术的选择吗?

  桥梁与标志

  桥梁是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要符合使用功能的要求,一个功能不好的桥梁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为美而美不是桥梁美学设计的理念,当然更不能为了成为所谓的标志而设计。社会在发展,当一座大桥按100~300年设计时,如何考虑桥梁适应未来。城市中100年前的建筑还能保留的就只有文物了,这说明城市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也说明城市在满足未来时代功能需求上总是始料不及,因为未来的生活谁也不清楚,所谓预留余地也受到预知能力的限制。

  标志存在于未来。要成为人们心中真正的城市标志,不仅要有良好的外观、适用的空间分割与总体布局,还要营造深厚的地域文化氛围,并要有足够的时间让人们去接受它,使之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重修雷峰塔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文化绝对影响人们的审美意识。所以,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历史文化的必然选择。

  现在有些人喜欢以“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名义进行设计,但标志是身份的说明符,而一座城市的身份是既定的,不可能轻易改变。所以对通常结构而言,只要突出区域性特点并融入既有环境即可,不应一概而论“城市标志”。我们都知道北京的标志就是天安门广场、武汉的标志就是龟蛇二山黄鹤长江桥,这是不可能被轻易替代的。

  大型建筑客观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承意义,大型桥梁是重要的景观建筑物,许多城市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大型桥梁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所以,桥梁的建筑艺术此时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有些城市大型桥梁就是用是否美观取舍方案的,例如武汉长江大桥,现在依然还是武汉市的形象标志。

  大型桥梁是重要的公用建筑,有的处于城市建筑相对较为密集的核心地区,桥梁巨大体量的辐射力不容易充分释放,美学设计难度较大,所以设计应特别注重在外观造型和色彩上下功夫。

  理论与发展

  世界上许多美丽壮观的人文景观都有桥梁的身影,相反有关桥梁的建筑艺术设计理论却相对稀缺,也许是因为它强烈的功能主导形式压迫了建筑艺术表现手法在桥梁设计中的运用,而使之变为纯粹的功能主义建筑设计。

  理论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活动,是对实践的总结并反过来用于指导实践的准则。时代在进步,生活在变化,实践活动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中,我们要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及时修正设计理论非常重要。只有加强两者间的及时沟通及时修正,才能使两者协调发展,这一点对于现今快速发展的建筑业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但理论总结在较短时期里没能及时形成,以至于短时间内不适应实践活动的需要也就不足为奇。另外还应注意,理论中须变的主要是与使用功能相关的部分,而不是与文化相关的意识形态。

  建筑除了实实在在的可度量空间外,还存在一个似有若无的张力空间作用于人的视觉上,或者给人以开放的、亲和的、轻松的感觉,或给人以封闭的、排斥的、紧张的感觉。比如,人们都能感觉到银行建筑的孔方之气,庄严而又冷酷;人们也都能感受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而又不失其与民众的亲和关系。这种效果主要是通过运用建筑空间的开放程度来达到的,桥梁设计应运用建筑空间设计理论,避免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在桥下净空狭小时消除压抑感。

  桥梁与环境

  不应主观地夸大桥梁的景观价值,更不可动辄就赋予城市标志或地标的说辞,而应该注重桥梁如何融入既有环境中获得的和谐。

  建桥环境的三个方面: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指区域的气温、日照、风向风速、地势、水源及特殊不利的自然环境,像台风、风沙、过于湿热或严寒等,这些主要影响建筑功能与技术的方面,比如风雨桥、廊桥。

  建筑环境,指已有的所有建筑物所构成的人工环境,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立起的相互依存关系,涉及工作学习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比如校区、厂区、商业区都有各自的特点;

  人文环境,指历史文化的承袭。在中国,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中原、华北、齐鲁、荆湘、吴越、八闽、两广、巴蜀、云贵、台岛等各自都有其认同的习俗传统,改变很难也无须改变。即使要变也都应由时间由历史去做,设计者应以顺从历史的理念对待人文环境的客观存在。

  桥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应是个体与环境和谐。在既定的条件下如何处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能因现代技术力量而过分夸大现代人的能力,去与传统对抗与自然对抗,对抗的结果只能是使人们在现代化中渐渐失去精神的安宁与归宿。

  桥位资源与环境美学的矛盾。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筑和交通设施密布,新建大型桥梁的桥位基本上是有规划预留的,不可选择。有时是双桥或多桥并置,这样就必然给桥梁美学设计带来困难,甚至无法处理。最好的做法就是尽可能原样复制。

  桥梁与文化

  杨永斌院士借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来说明桥梁文化的重要性,《枫桥夜泊》短短28个字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一座1000米级的超大桥梁,这就是文化的穿透力。所以,在桥梁景观的设计中要借用文化提气。

  一个没有文化的时代注定会被遗忘,一座没有文化的桥梁注定会被取代。

  造型艺术应与人文文化结合。在历史流传下来的建筑精品中,绝大多数都附着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两者互相依存相得益彰。从抗风化能力来讲,文化的影响力是任何有形之物都不能相比的。正是因此,许多历史建筑在历朝历代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一再修复,如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镇海楼、六合塔、雷峰塔,这些历史流传下来的著名建筑无不深印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烙痕。国外也同样,西方的宗教文化使得教堂成为其建筑艺术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文化认同是历史建筑存在的理由,也是价值所在,但应注意在赋予建筑文化内涵时要排除消极因素。我们知道历史上有座建筑艺术成就非常高的铜雀台,但由于与三国二乔的负面传说相关联而被人们淡漠了,使得留存的中国传统公用建筑“亭台楼阁”中缺少了“台”的典型代表(爱晚亭、凤凰台、岳阳楼、滕王阁,塔是外来建筑形式)。如何赋予桥梁建筑应有的文化元素,是设计的大难题。

  笔者认为,个体首先必须在充分尊重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得到认同,而后才谈得上给地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并成为地区环境构成的新元素。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艺术终归是源于生活的。所以,常见的各种各样的民间建筑就是所谓的生活素材,高于生活就是要修建出更好看更好用的新建筑来。桥梁景观创新也是如此,最终本身须回归生活,何镜堂先生就是善于从生活中提取养分的建筑大家。

  桥梁是公共建筑,是呈现给各阶层人士的,它作为文化的产物同样也是影响人们精神的,桥梁是艺术品,且是大众艺术,既是大众艺术,就不应由某些特殊人群的爱好决定去向。

  桥梁是重要的人类文化,因此必然与既有文化关联,比如把西方教堂元素放进东方的桥梁中就不合适,这是文化差异使然。武汉长江大桥与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是桥梁与历史人文文化融合的典范。

  地域的时代物质文化生活不同,需要就不同,建筑就有差异,而功能需要实际是满足文化生活的需要。大型桥梁建筑,其存在时空很长,因此方案选择中应该充分吸收地域美学元素,避免标新立异。有些建筑耐看,有些建筑乍看还行,却不耐看,这都取决于建筑物自身的美学元素有没有水土不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