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钢结构设计培训)由于建筑结构设计疏漏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也在迅速增加。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工程的经济性和保证建筑外部美观与内部使用的方便舒适,更重要的是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消除不安全事故隐患。本文对工程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结构设计;安全性问题;工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口数量的持续上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不断增加。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在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基础上再考虑其经济性、建筑外部美观与内部使用的方便舒适性。“安全第一”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是以很多悲剧为代价而换来的四字箴言,让每个工程结构设计人员谨记于心。在我国对工程中结构设计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相对较晚,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此种情况下,这里对我国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1建筑结构安全性概述

  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的外加作用包括一般作用、偶然作用、影响结构材料性能的环境因素作用等。在进行建筑方案整体设计时需确保建筑及其构件在投入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和牢固性。在进行结构具体方案设计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一般作用以及环境因素影响下,能够保证建筑满足正常使用的适用性要求;第二,必须保证建筑结构具备相应的承载能力从而确保其在一般作用以及正常范围内的偶然作用下能够抵抗外力影响,不致遭到严重破坏;第三,在自然灾害或者遭受其他重大人为因素破坏时,建筑结构整体不致发生更严重的损毁,即需保证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牢固性。尽管当前我国并未出台具体的结构整体牢固性规范标准,但工程中的结构设计方案需要设计人员通过科学的结构计算与布置,并辅助以恰当的构造措施从而保证结构整体牢固性。

  2工程中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问题

  2.1结构设计的牢固性不足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性低,牢固性不足将严重影响建筑物质量与正常安全使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确保结构的牢固性是一项最基本的设计原则,也是衡量工程安全与否的重要指标。由于工程结构安全设计相关研究的不完善,有些工程项目中存在着结构设计牢固性不足的现象。媒体曾报道过在某艺人表演过程中舞台坍塌的事件,在事故调查中发现导致舞台坍塌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误将几何可变体系用于工程结构。类似的事故也常常发生在脚手架的搭建使用当中。不合理不可靠不牢固的结构形式一旦使用于工程结构就易造成安全事故。在建筑抗震规范中有要求,建筑结构必须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但很多设计人员对这一点关注不够,仍以常规的设计方式或者降低设防的形式来进行结构设计。这样一旦该地区发生地震,由于建筑结构牢固性不够就可能发生建筑大规模的损坏甚至坍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安全,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例如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要优于预制楼板,但对比下现浇板的经济性较差,并且施工工艺复杂。在结构设计中考虑到结构的牢固性和抗震性能,应该选择现浇楼板更为合理。如果在地震高度设防地区以施工方法简单并经济的预制板作为建筑楼板,那么就会给建筑带来安全隐患。2.2结构设计规范标准需要不断完善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规范体系,并在不断完善中。其中部分设计标准的建立来源于经验的总结或者国际标准的借鉴。在国外很多建筑能够历经百年仍完好无损,与其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守其高标准设计规范密切相关。相比之下,国内能够存留并继续使用的“老建筑”却为数不多,导致“老建筑”无法较好存留的因素之一就是在过去我国建筑行业相关规范不够完整不够严密。对比国际标准可以发现,目前我们的国家标准中的部分标准是低于国际标准的。对此,在学术界也是有些争议的,究竟我国的标准合不合理仍在不断探索中。行业规范标准的完善与准确能够对工程结构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设计依据,减少由于设计不严密而产生的安全隐患。此外,我认为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条款,除了要保证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之外,对建筑主体结构之外的构件可能发生的变形、开裂等情况也应做出更多的相应的规定,以避免一些安全隐患的发生。2.3设计人员素质不高工程结构的设计水平与设计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紧密相关。在我国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人员人数基数大,但平均专业水平并不高。一方面,一些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结构设计工作人员对行业规范熟识度不够,在设计中往往会忽略规范中的某些强条或者直接凭经验设计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有一些结构设计工作人员的专业基础薄弱,设计工作中错误频出。甚至有少量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会混淆承重柱与构造柱。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如果没有发现该问题,继续按照错误的图纸进行施工操作则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甚至直接造成工程事故。另外,设计人员素质不高还体现在很多设计人员在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时,荷载作用是影响结构设计的最主要因素,但工程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根据土壤的酸碱度不同,在设计基础时所选择的水泥品种会根据抗酸碱的情况有所调整;如若建筑将来的使用环境会湿度较大,那么在建筑结构材料的选择中除了需要考虑混凝土、砌块等的抗渗性能之外,在结构层上还需要设置防水层。需要考虑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化学物品腐蚀、土壤酸碱度等方面。忽视环境因素进行结构设计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的耐久性与安全性。

  3工程中结构设计的安全问题改善策略

  3.1优化设计方法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性低,牢固性不足将严重影响建筑物质量与正常安全使用。国家及企业应着力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相关研究与创新,鼓励设计师不断开拓创新,优化设计方法,解决各类结构设计问题,确保工程安全性、经济性。设计人员应在相关规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增强结构的稳定性与牢固性。关注建筑结构质量易出问题的环节,设计中明确注明重点位置、薄弱环节的具体加固措施,根据承载力抗震系数进行内力组合设计并注重材料的选取,从而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3.2完善规范标准中的各项规定针对结构设计安全规范要求低于国际标准的问题,国家应在借鉴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结构设计规范,从而为设计人员提供科学的设计标准。设计人员应在设计中严格遵守设计规范,重视结构设计的安全问题,保证设计方案既美观实用又满足安全性要求。此外,我国应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保证工程招标的公正透明从而确保企业选取优质、确保结构安全的设计方案。3.3提升设计人员安全意识与设计水平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不仅要满足美观实用的要求,更要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建筑设计师作为建筑方案的设计者要对建筑的安全性能进行全面掌控。设计人员应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在确保建筑设计质量的基础上,兼顾经济性,杜绝低级错误的出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设计人员应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提升自身设计水平,不为贪图方便而忽视建筑安全随意简化力学分析过程,应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确保建筑的牢固性。

  4结论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在数量上呈急剧上升的趋势,我们在保量的基础上更应该做到保质,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人们在生活中的安全幸福指数。本文剖析了工程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包括结构设计牢固性不足、结构设计规范仍需要不断完善、设计人员素质不高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法、完善规范标准中的各项规定、提升设计人员安全意识与设计水平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