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钢结构视频给出了钢结构两种地震工况的验算方法,即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简称“抗规”)的多遇地震设计法和17 钢标的设防烈度地震设计法,后者具体验算方法见第17章。这就指明了钢结构的抗震设计既可以按抗规的方法,也可以按第17章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

  截面板件宽厚比是为第17章抗震设计准备的基本资料,可以说这是中国规范第一次系统地梳理了板件宽厚比。

  对于欧规的S1~S4截面,17 钢标将压弯和受弯构件的截面分成S1~S5五类截面。17 钢标S1、S2为塑性截面,S4为弹性截面,S3为中国规范特有的考虑一定塑性发展的弹塑性截面,S5为薄柔截面。

  17 钢标将材料独立成章,为今后新材料的应用做准备。本次虽仅增加了Q460 和Q345GJ两种钢材,但做了大量工作。以可靠性指标为基础,通过大量构件的几何不定性、材料不定性和计算模式不定性的试验分析和现场构件数据统计工作,并结合以往钢规的计算模式不定性成果,得到了本次用于修订的抗力分项系数。

  应当看到,经过十几年钢结构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用钢质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抗力分项系数的角度讲,并不尽如人意。由于材料不定性中屈服强度的变异系数的增大,使得本次修订得到的抗力分项系数有所增大:Q235由1.087增大到1.090,Q345~Q420由1.111增大到1.125~1.180(不同板厚),新增Q460钢的抗力分项系数为1.125~1.180(不同板厚)。

  对于目前的抗力分项系数计算方法,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求解麻烦,需要做大量的试验和检测工作,这也限制了作为规范引进新钢种的速度。二是抗力分项系数的统计方法使其极大依赖钢材屈服强度的离散程度,每次统计值都不稳定。考虑到抗力分项系数在1.1左右,因此可以参照欧美的做法,比如规定抗力分项系数为1.1,然后反推对钢材强度的离散性要求。如采用这种方法可大大简化抗力分项系数的确定过程,方便引入新钢种。

  本章为直接分析法。作为一阶弹性分析与计算长度法的一个替代方法,直接分析法已纳入欧美、中国香港规范,并有取代前者成为钢结构稳定计算方法的趋势。

  一阶分析方法依赖于计算长度,03 钢规的计算长度系数是在特定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实际上,构件的计算长度与结构体系、荷载情况、约束条件均有关系,并不是一个定值。直接分析法准确考虑结构计算的诸多因素,并引入结构和构件的初始缺陷和残余应力,将稳定计算统一到原本的强度计算上来。

  从试设计及欧美相关的研究来看,P-Δ-Δ0二阶分析从工程角度看效果会更好一些。在此基础上,以计算长度系数为1.0进行构件的稳定性计算,避免了计算长度系数确定的诸多难题,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P-Δ-δ(含Δ0、δ0)直接分析法由于具体操作时δ0的取法不便,使得此方法在实际应用上会遇到一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