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层底拉应变,市政道路施工图,主要通过结构层厚度进行控制;

  路表弯沉,主要通过路基模量进行控制;

  底基层厚度对各设计指标影响不是很明显。

  力学响应模型

  1、模型分析

  有效使力学指标达到控制标准方法:调整E0,弯沉变化快;调整结构层厚度,沥青层拉应变和剪应力变化快。

  1、层次功能划分

  结构性使用性能:

  抗车辙性能、抗疲劳、抗低温缩裂、抗水损害、抗老化性能、抗剪切破坏

  功能性使用性能:

  平整舒适性、抗滑性能

  4、级配组成设计

  传统密级配设计法

  SUPERPAVE设计方法

  贝雷法

  SAC级配设计方法

  建议采用SAC级配设计方法

  5、沥青用量确定方法

  马歇尔试验法

  SHRP提出的GTM法

  力学法

  建议采用GTM方法

  计方法及其优化

  (3)

  拉应变抗力概率模型:–主要依靠室内极限疲劳试验进行确定–在没有试验条件的情况下,保守时均值可取65微应变,均方差和变异系数分别取0.1。

  (4)

  效应概率统计参数分布规律:正态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

  效应概率统计参数确定方法

  蒙特卡罗法模拟分析确定

  二、可靠度计算

  1、可靠度指标确定方法

  按规范设计结构的隐含可靠度

  已建公路路面典型结构可靠度

  路面使用性能与可靠度的关系

  路面养护费用与可靠度关系

  三、可靠性分析

  滨州三个路段的沥青层底弯拉应变满足设计要求,计算弯沉基本上在极限弯沉附近,抗剪强度很有可能出现设计不足的情况。动模量计算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是合乎实际的,若用静模量计算则得到的结论相对保守。 滨州三个路段的材料选用及组合设计完全满足FF-LLAP提出的设计要求,且选用相对保守。对于滨州三个路段,基于沥青层底弯拉应变和路表极限弯沉的理论计算的可靠度均接近100,满足设计要求。